从古人挂红布到今天“门磁防控”看防疫手段变化

从古人挂红布到今天“门磁防控”看防疫手段变化

发布者:谢佳东发布时间:2022-12-08浏览次数:8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磁防控”这一小小的新科技产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常置于大门或窗户上,取代了过去的封条,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掌握隔离点信息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远程管理,多级防控,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切断了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可以说门磁防控在现代社会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古代用挂红布代替“门磁防控”

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寿命较短,其主要原因除了饥饿、战乱以外,疫病流行也是重大因素之一。

为了预防疫病在人群间的肆意传播,虽然当时医疗水平低下,但医生们已经认识到隔离传染源(疫病患者)的重要性,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大门口悬挂一块红布,以这种方式警示邻居、友人,勿要接近和造访,以免被疫病传染。

古人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免疫功能较低,是最为危险的时期之一,加之过去也没有预防疾病的疫苗,因此小儿患麻疹、天花、水痘、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的较多。为了保护幼儿,也为了防止疾病扩散传播,在小孩染病之际,家里人就会主动在门口悬挂一块红布条,并且再挂上芦苇秫秸编制的门帘,以警示外人切勿入内,尤其是告诫邻居的小孩们切勿靠近,以免染病,直至患病小孩痊愈,家人就会将红布条取下,警示结束。

时至今日,很多农村地区以及民族区域仍然保留了挂红布条这一卫生习俗,如苏北盐城地区、维吾尔族、蒙古族等。

至于为什么选择红面条,而不用其他颜色的面条,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红色鲜明属阳,阳能镇阴“辟邪气”,如“年兽”害怕红色,因此过年时人们多着红衣、挂红灯笼、贴红色窗花、红色对联等;二是因为红色穿透力强,鲜艳夺目,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发现,更能达到警示目的。

二、“门磁防控”受益的不仅是旁人

“红布条”也好,“门磁防控”也好,主要目的就是避免病人与正常人的接触,切断传染源,防止交叉感染,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言的“隔离”之意。

当然,家人生病,主动系上红布条告诉外人,其实对病人也是一种保护。因为,人在患病后是需要很好的休息的,隔离后就有了更好的休息环境和更多的休息时间,对于恢复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说,“门磁防控”受益的不仅是旁人,还有病患自己。

过去,若是家中有妇人生产之后,不少地方也会在家门口挂上一块红布条。这是因为妇人产后“百脉空虚”,外来人过多,容易将病菌带入室内,造成产妇染病受邪。

电影《花好月圆》中,冯有翼因被家人逼婚,尔后悲痛至极致病,他的大嫂就在门口挂上红布,告诫他人不可上门入室,也是预防疾病感染的目的。



三、还有哪些隔离传染源的方法

疫病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空气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食物入口传播等三种情况者,因此要彻底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除了运用“门磁防控”隔离病人外,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范哪些看不见的传染源,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要重视手安全。饭前便后要洗手,疫病流行进要多洗手消毒。取拿可能受到感染的物品时候,需要佩戴手套,并且结束后也当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自己的眼睛、口唇等,以防病原进入人体。

其次,要常戴口罩。病从口入,戴口罩是防止在与人交谈时空气中飞沫等传染源从口鼻进入人体的有效方式。

第三,经常开窗通风。居住的环境要常通风换气,勤于消毒,以免滋生病原。

第四,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彻底煮熟才能入口,以高温的方法杀死生肉生菜等中含有的寄生虫、病菌等微生物,降低致病的几率。

来源:唐仲英基金会中医疫病研究中心

文稿:兰萍

指导:陈四清

审核:义豪

编辑:章亚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