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无恙”问的竟是“你有没有得恙虫病”

“别来无恙”问的竟是“你有没有得恙虫病”

发布者:陈四清发布时间:2022-12-07浏览次数:206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春秋季节,在我国的华北、华南、西南以及福建和港澳地区,经常会发生一些因恙虫病感染而发高热的病人,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由于恙虫病症状较为复杂,极容易被误诊为流感、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癌症等疾病。

一、恙者,噬人虫也

        “恙”在《说文解字》中指“忧也”,出乎意外的是,我们经常用来表达亲切问候的“别来无恙”、“安然无恙”,其本意竟然与“恙虫”密切相关。

        《易经》中记载:“上古之世,草居露宿。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风俗通》中亦云:“恙,毒虫也,喜伤人。古人草居露宿,故相劳问,必曰无恙。”这里所言的“恙”,就是指聚居于丛草之间的一种恙虫。在古代,人们风餐露宿之际,常患此病,因其容易传染,故人们见面时常互道“别来无恙?”。久而久之,它们就失去了其原始含义,演变成了亲切热情的问候。

        恙虫病最早记载于西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在当时被称为“沙虱毒”“沙虱候”,这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虫媒类疾病。葛洪在书中明确介绍恙虫病的传染途径:“山水间多有沙虱,其虫基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在水中著人。及阴雨日行草中,即著人,便钻人皮里。”葛洪还对其临床表现做了细致描述“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过三日之后,令人百节强,疼痛寒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

        葛洪还在他的《抱朴子·登涉》中介绍了“以针挑之”的治疗方法:“其大如毛发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动也。”

        由于恙虫病多发生在杂草丛生,阴雨潮湿,溪流边多动物体出没之地,故现代医学称其为“丛林斑疹伤寒”。

二、唐朝宰相李德裕劝告人们避泥土袭击以防恙虫病

        李德裕系唐朝宰相,因“牛李党争”被贬海南崖州(今琼山区大林乡一带)。在其贬黜之际,李德裕通过长期的仔细观察,对当地人们患有恙虫病的缘由有了深刻的认知。

        海南岛,四季如春,依山傍水,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因其纬度低,全年平均温度在23℃-29℃,适合大量生物生长繁殖,恙虫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深秋时分,北方的燕子大量南迁至海南过冬,燕子们为了筑巢构屋,就以嘴衔泥。在燕子衔泥过程中,会有很多泥土从空中跌落至行人身上,其中裹于泥土中的恙虫,便通过寄生叮螯使人致病。

        因此李德裕劝告来往岭南地区的人们,要注意避免被空中泥土袭击,以防恙虫病。

三、如何防“恙”于未然

        南方地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适宜恙虫生长,因此该病多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恙虫一生包括幼虫及成虫最主要的两个时期。在幼虫时期常寄生于其他动物体上,如鼠类、鸟类、哺乳动物及人类,而成虫时期则会生活在泥土中。

        鼠类是恙虫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与恙虫幼虫以其为主要传播媒介有关。

        因此预防恙虫病,首先要注意灭鼠,当幼虫叮咬鼠类后,就会发生寄生,幼虫通过吸食其血液存活,又因其感染有立克次体且体内保存时间长,故导致其传染期长。通过灭鼠,搞好环境及家畜等卫生情况是控制传染源,预防及减少恙虫传播的重要方式。

        其次,当勤于清除杂草垃圾,多使用杀螨剂,如硫磺粉、有机磷制剂等,以此灭杀恙螨,减少传播媒介,防止叮螯,切断传播途径。

        最后,在野外作业或旅游时当注意避免皮肤暴露,或使用驱除剂涂于被暴露的皮肤上,如使用硫化钾溶液、罗浮山百草油等。工作或游玩结束后,要及时检查全身皮肤状况、洗澡及更换衣物等。



        容易被恙虫叮咬的地方通常是腋下、阴毛下、大腿根部、臀部和女性乳房等易出汗的私密位置。恙虫病的潜伏期会4-21天,多数人潜伏期在10天到14天,随后突然发烧,体温在1-2天内升至39℃-41℃,并且持续1-3周。伴随寒战、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最重要的特征是,患者被叮咬的皮肤会先出现红色丘疹,逐渐慢慢变成黑色或褐色的痂,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往往也会肿痛。

        恙虫会通过衣服领口、裤脚等地方爬到皮肤上,因此在野外活动时,应束紧衣领、袖口、裤脚口。恙虫流行季,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晾晒衣被等。



来源:唐仲英基金会中医疫病研究中心

文稿:兰萍

指导:陈四清

编辑:章亚承